查看原文
其他

张三丰写给皇帝长生秘诀揭秘——不参禅……附考证: 张三丰真实存在过吗?

太乙玄门 2022-11-29

诸天气荡荡,我道日兴隆!

是斯人速临斯地,非吾道莫入吾门!

随缘转发,功德无量!入群加小编微信2697944967

采编:长生证道

张三丰写给皇帝长生秘诀诗词揭秘:不参禅、不打坐……

提起张三丰,许多人只知道他是太极拳的祖师爷,其实他也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好诗词。我是在拜读和抄写他的诗词过程中油然对他产生了无限敬意的。难怪如今许多史学家把他称为“文武圣人”,其实一点也不为过。

上面这首诗:”不参禅、不礼拜、不打坐、懒受戒……“说明他从来不搞封建迷信,是典型的”道法自然派“,真正的道集于一身的大家“……

当年朱元璋和朱棣皇帝都分别找张三丰想讨教“长生秘诀”,上面这首诗就是他给朱棣皇帝的回信“……长生之诀诀何如?道充德盛即良图,节欲澄心淡神虚,神仙那有异功夫?”……他告诉皇帝:其实这世界上那有“长生不老的秘诀啊?

除了对他仅存世的“瓜皮书”和“龙行大草”两种拓片进行研究外,我还是希望大家多读多抄张三丰的诗词为好。


 张三丰真实存在过吗?

作者:《收藏》责编 王金坪

在道教文化中,有一个人是不能忽略的——张三丰,武当派的开山祖师。传说中,张三丰跨越了宋、元、明数个朝代,活了200多岁。他的故事自明代以来深入人心,在近几十年的小说及影视剧中,张三丰的传奇更是比比皆是,家喻户晓。但是,张三丰这个人真的存在吗?

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谈晟广教授持否定观点。最近他将要出版一本专著《画以惑世:<蓬莱仙奕图>与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》,不久前,他先后在台北中研院举办的2015明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“与造物游”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上,节录了其中一部分,通过非常详实的史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,考证出张三丰故事的深入人心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北故宫藏的《蓬莱仙奕图》的传播。


台北故宫藏本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



台北故宫藏本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伪张三丰跋



台北故宫藏本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卷后张凤翼跋,此跋为真


这幅画的款是“冷谦”,卷后有一段张三丰的跋,跋中记载了明初冷谦的生平交游,及自己对此画的珍视,坐实了张三丰其人的存在。不过这是一段伪跋,因为其中舛误多多:


(1)时间过于穿越,按照跋文中所说,冷谦跨越了整个元代,到洪武年避于金陵的时候至少应该140岁左右。


(2)交游人物关系错乱。至正元年,史弥远已经离世31年,赵孟頫还是10岁的孩子,如何同游?


(3)淇国邱公在永乐七年(1409年)就已经离世,永乐壬辰年是去世3年后,怎么可能神清气爽,飘然意在蓬瀛之中也?

再说张三丰其人,或说他生于南宋,或说生于蒙元,或说生于金朝,但明代以前却没有一条关于他的史料。明初,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,张三丰的“神仙”形象被皇家建构起来。明代以来记载他的史料虽然多,也没有一条是真实可信的。以至于今天的我们不得不怀疑,他是否是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?现在看到的《张三丰全集》,是清代中后期的道士李西月所编,文集中所选诗文,大多采自各种传说,没有可信来源不论,自称在明亡约200年后再次遇到张三丰的李西月,不但伪造诗文,还在文集中掺进许多他本人自撰降乩的内容,又如何相信《张三丰全集》中内容的真实性?如今,所有关于张三丰的传闻,唯一可以证实的就是,明初,太祖与成祖的确数次以皇家的人力、财力、物力乃至不遗余力地寻访过他,但不能因为说找过他他就真实存在,这与秦始皇派徐福寻访蓬莱仙人、汉武帝听信李少君之言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而均不可得,是一个道理。

再看画面,作者将这幅画与北京故宫藏的一幅南宋团扇相比较,发现,此图在图式、母题上与团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,只是把画面做了镜像处理,最大的区别只是把团扇改成了长卷,另外增加了其他画面中的母题和构图。



宋人《荷亭对奕》(旧题宋赵伯骕)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


台北故宫本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局部1



宋人《荷亭对奕》(旧题宋赵伯骕)局部1



台北故宫本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局部2



宋人《荷亭对奕》(旧题宋赵伯骕)局部2


据作者考证,明代王鏊(1450~1524年)在《震泽长语》中首次收录了《蓬莱仙奕图》及冷谦的仙化故事。由于王鏊在明中期是吴门文坛领袖,冷谦、张三丰的仙化故事在吴中文坛成为一个热门话题,关于此事的记载也开始多起来,从口口相传慢慢形成文本。


当然,当时也有文人怀疑过这幅画的真假,比如郎瑛(1487~1566年)、王世贞,但是,他们二人并没有怀疑张三丰、冷谦仙化传说本身。

作者找到了7幅与这幅画直接相关的传世作品,它们的共同祖本就是冷谦款《蓬莱仙奕图》,而风格均明显带有仇英的特征。也就是说,明代中期的嘉靖初年,伪托“冷谦”画、“张三丰”跋的《蓬莱仙奕图》在江南横空出世,该画表现的是“蓬莱”与“仙奕”等道教意象明显的神仙题材,且冷、张二人均被附着了新的“仙化”传说。此伪本图、跋在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流传过程中,更进一步强化了张三丰的形象建构和“仙化”观念的传播,并催生了多个“仇英”的摹本。



仇英款《蓬莱仙奕图》 美国私人藏



传冷谦 《蓬莱仙奕图卷》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


在明代皇帝崇尚道教最鼎盛的嘉靖年间,凡人可成仙的观念已经凭借《蓬莱仙奕图》与多个摹本的传播而深入人心,最终在万历八年发生的由诸多著名文人(以王世贞、王锡爵为代表)参与的昙阳子“仙化”事件中达到高潮,并直接影响明代末年多部画史乃至《明史》的修撰。



尤求《昙阳仙师像》 上海博物馆藏


这种传播的结果就是晚明所确立的新神仙谱系中,冷、张位列其中。到清初修明史的时候,即使是编纂者已经发现了张三丰的传说不可信,但因为故事太深入人心,已经成为当代典故,所以也将其列入其中。


这篇文章的价值不仅仅是辨析一张画和一个人物的真伪,而是围绕这幅画揭示了隐藏的政治秘密、宗教谎言和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,在其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,对明清的思想史、观念史、文化史以及道教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
而作者撰写本文的目的,不仅仅是为了揭示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,而是为了讨论:图像何以是历史?图像作为非文献的证据,能够讲述文本的叙述所不能呈现的更接近真实的历史,也就是说——图像本来即历史,这也是艺术史研究的价值所在。另外,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的,则是伪本书画应该如何且必须进入艺术史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